《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水杯摆放,体现心理距离 作为一名新奇创意的文艺气息的写作家,我在阅读《沟通心理学》一书时,被其中关于水杯摆放与心理距离的内容深深吸引。这无疑是一种精妙绝伦的洞见,让我不禁感慨:原来我们与他人的交流,竟然能从微小的细节中窥探一二。 譬如书中提到的小尹的相亲经历。初次见面时,男士的咖啡杯原本与小尹的很近,但在喝完后又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将其放置于远离小尹的一端。这一细微的动作,无疑道出了男士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并不太想与小尹拉近距离。小尹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识趣地结束了谈话,这无疑是一种睿智的选…

31 8 月, 2024 309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一部心灵旅程的指南 1. 时间线的奇妙之旅 🕰️ 在《重塑心灵》这部作品中,李中莹女士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揭示了我们对时间理解的不同面貌。她告诉我们,有些人的时间线是从左至右,从远至近然后再走远,而有些人的时间线会贯通自己:未来在前面,现在眼下,过去则在身后。然而,这些时间线在未经整理之前,可能是乱七八糟的。 | -- | -- | | 时间线 | 描述 | | 左至右 | 时间线从左至右,从远至近然后再走远 | | 贯通自己 | 未来在前面,现在眼下,过去则在身后 | | 乱七八糟 | 时间线在未经整理…

31 8 月, 2024 626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读书笔记 标点符号的魔力 🔖 标点符号虽小,却能影响我们对词语的理解和感受。它们就像调味品,为文字注入了情感色彩和节奏感。🌶️ 比如这句话: 那个! 就它。 是那个吗? 那不不是,不是! 那一样吗? 是的。 通过不同的标点方式,同样的词语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和情绪。问号像探询,句号像肯定,惊叹号则充满惊讶和戏剧性。标点符号就是一种"心理标记",决定着我们如何将词语串联、焦点所在,以及关系的建立。🧩 它们是语言的调色盘,让单薄的文字变得生动立体。 框架的魔力 🖼️ 除了标点符号,我们对信息的理解还受到"框架"…

30 8 月, 2024 625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眼神坚定不移,或许是在掩饰内心虚弱 🤥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会通过观察对方的眼神来判断他是否诚实。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人目光坚定地看着你,就证明他内心没有虚伪。😐 但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恰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虚弱,所以才会故作镇定,让眼神显得坚定不移。📝 眼神坚定的人 可能的内心状态 目不转睛地盯着你看 在撒谎 眼神游移不定 心虚或紧张 上对下的眼神 表现出威严与审视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有超过七成的撒谎者都会刻意用目光坚定来掩饰内心的虚弱。🧐 所以,我们不能再用过时的经验法则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诚…

29 8 月, 2024 32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以新奇创意的文艺气息探寻生活的可能性 🌟 从"受他人影响"到"自己争取" 🎨 哦,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踏上这趟探寻生活可能性的诗意之旅吧!在这本名为《心想事成的艺术》的著作中,我们将一探究竟,洞悉成功人士的奥秘所在。 | -- | -- | | 受他人影响 | 自己争取 | 常常抱怨他人和周遭环境,感到无能为力,寄希望于他人 | 果断地创造自己想要的,并为之负责,时刻保持积极主动的姿态 | | 陷入"怪圈",无法摆脱消极情绪 | 以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寻找突破口,不断尝试 | | 如汤姆,将失…

28 8 月, 2024 30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从伽利略到丽娜 伽利略的故事 - 巧妙选择话题让人心生愉悦 🤔 时光荏苒,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故事历久弥新。少年时期,伽利略对医学不感兴趣,反而对科学充满热忱。为了说服父亲支持自己学习科学,他巧妙地从父亲最喜欢的话题 - 与母亲的一见钟情着手,引申到自己对科学的痴迷。伽利略深知,要想让人倾听自己的诉求,首先得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起对方的共鸣与认同。 |-- 话题魅力 --|-- 引起共鸣 --| 读懂眼神,探查人心 👀 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观察他人的眼神来判断其内心状态。然而,现代心理学…

28 8 月, 2024 346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探寻语言的魔力 - 《语言的魔力》读书笔记 语言的魔力 - 诠释世界的力量 大哉语言之玄妙! 这本《语言的魔力》犹如一柄利剑,剖开了人类语言的奥秘,让我们一窥其中的魔力所在。从演绎推理到诱导思维,从标记与重新标记到价值观与准则,作者娓娓道来,引领我们沉浸于语言的无穷魅力之中。 📚 正如作者所言,我们内心体验的内容,就像一串无意义的词语。🤔 正是认知过程,比如语言归类、时间感知、表象通道等,决定着我们如何为之"标点"。一个问号、一个惊叹号,就能赋予同样的经验截然不同的意义。这犹如一件无价之宝,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将其雕…

28 8 月, 2024 254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一次心灵的探索与提升 1. 勇于面对挫败,从中吸取经验 🍃🌱🌿在理解《重塑心灵》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深吸引,吸引的不仅是其中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更是书中所阐述的对挫败的理解。曾经,我对挫败的理解停留在“失败”这个层面,细品味,却发现挫折与失败并不等同。挫败,我们在其中看到的是过去,是我们曾经的经验。经验,这是我们成长的阶梯,是我们提升能力的基础,是我们建立自信的根本。每一次的挫败,都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行动的一步。所以,想要成功,首先要有信心,要相信成功的可能性。只有接受挫败,才能迎来成功的机会。🌻🌼…

28 8 月, 2024 641点热度 阅读全文

《复制卓越的艺术》读书笔记 视觉化思维的魅力 🎨 读罢此书,不禁为作者"著 雷子"的独特视角所折服。原来视觉化思维不仅可以让我们更自然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更是一种精妙绝伦的艺术形式。作者以新奇创意的文艺气息,娓娓道来了视觉化在职场、生活中的魅力所在。 | | -- | | 精准 | 作者巧妙运用了大量精准的词语和成语,如"视觉冲击力、"优秀的PPT"、"纷繁芜杂"等,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文采。 | | 创意 | 作者以"3B原则"、"少即是多"等新颖的观点,为视觉化思维注入了独特的创意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 | 文艺…

27 8 月, 2024 212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读书感悟与人生思考 童年经历与内心世界的形塑 人的童年经历对内心世界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乌瑟尔自小生活在一个不允许表达感情和需求的家庭中,因此她直到晚年也无法满足自己对亲近和快乐的需求。🌳而托比亚斯长期缺乏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是个懦夫",从不努力尝试。乔纳斯从未体验过幼稚犯傻后仍能被接纳的情况,缺乏放纵和随性的勇气。这些都说明,儿时被否定、压抑的需求会成为人们内心世界的阴影,影响着一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态度。💫 案例 童年经历 内心影响 乌瑟尔 不被允许表达感情和需求 难以…

27 8 月, 2024 332点热度 阅读全文
123242526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