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模式与重复 在阅读《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时,我被书中郭时蕾的故事深深吸引。她不断更换工作,却始终无法摆脱沉重的工作负担,同事们似乎总是轻松自在,而她却如同背负着沉重的包袱。🌟 这种模式在她生活中反复出现,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她总是那个最忙碌、最疲惫的人。书中通过《人生五章》的小诗,巧妙地揭示了这种模式的本质:一个人固有的行为、思维、情绪反应等,构成了他生命中的“模式”。郭时蕾的故事,正是这种模式的生动体现。 内在的驱动力 郭时蕾的忙碌和疲惫,并非无源之水。书中揭示,她的这种行为模…

3 1 月, 2025 18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当代焦虑的根源:压抑的敌意 卡伦·霍尼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以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现代人焦虑的根源——压抑的敌意。她认为,在看似平静和谐的社会表象下,潜藏着大量未被察觉和处理的敌对情绪。如同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涌动,这些被压抑的敌意如同幽灵般,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游荡,伺机而动,最终以焦虑的形式喷薄而出,侵蚀着我们的内心。 霍尼指出,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竞争、压力和不安全感,个人在追逐成功、认可和安全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滋生出嫉妒、愤怒、怨恨等负面情绪😠。然而,社会文化却往往要求我们压抑这些“消极”的情绪,戴上友…

2 1 月, 2025 155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现代社会中的焦虑现象 在现代社会中,焦虑现象如同隐形的病毒,悄然侵蚀着人们的心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2.64亿人患有焦虑症,这一数字在过去的十年中增长了近50%。🌍 这种增长并非偶然,而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人际关系复杂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一位年轻的职场新人,由于对工作表现的高度焦虑,导致其在会议上无法自如地表达意见,甚至在私下里也难以与同事建立深入的联系。这种焦虑不仅影响了他的职业发展,也对其个人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抑制状…

2 1 月, 2025 144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语言的自我参照:回归与反思的奇妙旅程 在《语言的魔力》这本由美国学者迪尔茨撰写、谭洪岗翻译的著作中,我们踏上了一段探索语言奥秘的奇妙旅程。书中提到的"回归"概念,犹如一面魔镜,让语言得以自我审视。这种自我参照的过程,不仅体现在"关于沟通的沟通"等表述中,更深入到我们的思维模式和信念体系中。 想象一下,我们的思维就像一座迷宫 🧠,而语言则是引导我们穿越迷宫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当我们运用"反击其身"这一语言技巧时,就如同在迷宫中遇到了一面镜子,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例如,当有人宣称"口说无凭不能…

1 1 月, 2025 145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笔记 神经症冲突的多面呈现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作者卡伦·霍妮为我们揭示了神经症冲突的复杂与多样。书中提到,一个工程师自认为是专业领域中最聪明的人,他的行为以此为出发点,却未意识到自己潜在的冲突。他渴望他人的敬重,却又有隐藏的虐待倾向,还试图利用他人,这导致了他内心的矛盾😖。这种冲突使他疲惫不堪、精神差,而不是情绪的直接表露。 如今,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据调查📊,约 30%的职场人士在追求职业成就的过程中,既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又因过度竞争而产生对同事的嫉妒和排…

1 1 月, 2025 164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自我参考陈述中的悖论 每当我们思索那些自称能掌控我们思想的句子时,不禁要追问:“这个‘控制’究竟来自何处?”正如经典的逻辑悖论“这句话是假的”所展示的,自我参考陈述往往会导致矛盾。原作者虽然可能已经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这种自相矛盾的结构却永存于语言之中。自我参考陈述类似于村里理发师的旧难题:理发师给所有不给自己脸的人刮脸,那么他自己刮脸吗?若他自己刮脸,则他不是不给自己刮脸的人;若他不给自己刮脸,又需要给自己刮脸。这样的循环思维不仅是文学和逻辑的难题,更在哲学和日常生活中频频现身。 现代社会…

1 1 月, 2025 179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内感官类型的语言表现 “你怎么看这件事?”——如此简洁的开场,是视觉型内感官的典型表达。在李中莹的《重塑心灵》中,这句话不仅引导我们思索事件的本质,更展现了视觉型人群在表达上的特色。他们的语言充满了形象的比喻与具体的描述。通过精辟的例句,书中引导读者观察内感官如何在语言中塑造个性。如:“她明艳秀丽。”这种直观的美感描绘,便通过文字传达了视觉型人的内心世界。书中提及,视觉型人群在描述事物时,常以颜色和形状为主导。事实上,现代心理学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例如,美国心理学会(APA)指出,超过70%的信息…

31 12 月, 2024 160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探索内感官的奥秘 在《重塑心灵》这本书中,作者李中莹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关于内感官的奇妙世界。内感官包括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它们在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模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以现代社会为例,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比如一位视觉型的项目经理,他能够迅速地捕捉项目的整体架构和关键节点,行动快捷,手势频繁且多在胸部以上。他注重项目的外观和进度,追求多线条美和快节奏,从而高效地推动项目进展。然而,他可能会因过于追求速度而忽略一些细节,导致项目在某些细微处出现问题😕。 再看一位听觉型的客服人员,她在与客户沟…

31 12 月, 2024 18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神经症人格的焦虑表现 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卡伦·霍尼深入探讨了神经症人格的焦虑表现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她指出,神经症患者往往表现出一种对特定情境的过度反应,如频繁的小便、火车上的眩晕呕吐,以及夜间盗汗等,这些症状通常并无生理上的原因。例如,一个年轻女性在青春期前饱受焦虑之苦,特别是对强盗的恐惧。她通过自觉的决定,独自睡在阁楼或无人居住的空宅中,以此来战胜内心的恐惧。然而,尽管她成功地消除了对强盗的恐惧,但焦虑的其他后果并未消除,如孤僻内向、羞怯胆小等性格特征依然存在。这…

30 12 月, 2024 138点热度 阅读全文

《NLP实践指南》笔记 精神世界的奇妙滤镜:NLP模型解析人类认知 在《NLP实践指南》这本由美国学者哈瑞•阿德尔撰写、李濒与林卫凌等人翻译的著作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类认知的奥秘。NLP模型犹如一面魔镜,映照出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我们通过五感接收外界信息,却在无意识中对其进行筛选、删减和变形,最终形成独特的主观体验。这一过程宛如一场精妙的魔术表演,我们的大脑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这一复杂的信息处理。 想象一下,你正漫步于繁华的都市街头。🏙️ 周遭的喧嚣、五彩斑斓的广告牌、川流不息的人群,所有这些感官信息如潮水般…

30 12 月, 2024 152点热度 阅读全文
191011121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