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压抑与投射:现代社会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陷入焦虑的泥沼。卡伦·霍尼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她指出,与传统观点不同,现代社会中的焦虑并非主要源于性冲动的压抑,而是各种敌对情绪的压抑。 这种观点颇具启发性。在当今社会,性话题已不再是禁忌,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却与日俱增。根据最新的社会调查数据,约有73%的职场人士表示曾经历过工作中的人际冲突,而其中高达62%的人选择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而非直接表达🤐。这种普…

7 1 月, 2025 160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内在状态与情感转变 在这本《语言的魔力》中,作者(美)迪尔茨通过精准的描绘,向我们揭示了如何通过改变内在状态来达到情感的正向转变。文中提到NLP中的“链接”概念,意味着将一种内在状态与另一种渴求状态连接起来,帮助个体从当前困境中走出来。例如,有人身陷挫败感中,想转变为积极自我激励,但直接跨越这种鸿沟似乎难上加难。通过设置中间状态,如从混乱到好奇,再到激励,逐步引导人们向目标前进。 这种逐步引导的方式在现代心理学中广泛应用。例如,在一个2021年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采用分步缓解焦虑法的患者比直…

9 12 月, 2024 12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潜意识:沉睡的巨人 在翻阅李中莹先生的《重塑心灵》时,我仿佛听到了内心深处传来的阵阵回响,如同沉睡的巨人正逐渐苏醒。潜意识,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颗闪烁的星辰,吸引着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它神秘的面纱。 书中提到,潜意识掌管着我们身体的众多功能,如同一位无形的管家,默默地维持着我们生命的运转。从呼吸、心跳到消化、免疫,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生理机能,都离不开潜意识的精密调控。更令人惊叹的是,潜意识还储存着我们过往的经历和记忆,塑造着我们的性格、习惯和行为模式。那些我们不经意间的举动,那些突然涌上心头的感…

6 12 月, 2024 187点热度 阅读全文

《0与10000次》笔记 顺从与回避:生活中的无形枷锁与逃避之路 在《0次与10000次》一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应对方式:顺从和回避。这两种行为模式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截然不同,但都源自于对负面情绪的恐惧,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怀疑。通过细致入微的案例分析,作者揭示了这些行为背后复杂的心理机制,以及它们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深远影响。 艾尔克和卡特娅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现代职场母亲所面临的双重压力。艾尔克忙碌的生活看似是顺从的表现,但实际上只是社会结构性问题的缩影。相比之下,卡特娅额外承担了许多不必要的责任…

27 11 月, 2024 135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自我认知与力量源泉 在《重塑心灵》一书中,李中莹先生以连体婴儿的比喻,巧妙地阐述了“我”与“自己”的关系。他指出,“我”常常自以为是,而忽视了“自己”的力量。这种忽视,如同一个残缺的个体,依赖于另一个健全的部分才能行走。👭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现象尤为常见。根据一项心理学研究,约有70%的人在自我评价时,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而高估他人的成就。这种自我否定的态度,不仅限制了个人的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整体进步。 李中莹进一步指出,“我”与“自己”的和谐共处,是实现个人潜能的关键。他强调,“我”虽然不够…

27 10 月, 2024 158点热度 阅读全文

童年阴影的深远影响 沐浴在午后的阳光里,细细品读着[德]吉塔·雅各布的《0次与10000次》,书页中跳动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如同投射在内心深处的镜像,映照出童年经历对人生轨迹的深刻影响。书中的马克,事业有成却深陷婚姻破裂的泥潭,究其根源,竟是源于童年时期父亲的漠视。这种漠视如同无形的枷锁,禁锢着马克的内心,让他在潜意识里复制着父亲的行为模式,即使竭尽全力想要摆脱,却依然深陷轮回,令人唏嘘不已。 童年时期遭受的严苛对待,如同在心灵深处埋下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现实的引线点燃。书中的安德里亚,从小在修女严…

27 10 月, 2024 188点热度 阅读全文

内在小孩的呼唤:探索心灵的深层真相 | 前言:揭开心灵的面纱 🧘 人类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迷宫,蕴藏着无数谜团和秘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小孩",它是我们灵魂的化身,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通过探索这个内在小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通向幸福和自我实现的道路。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心灵之旅,揭开内在小孩的神秘面纱。🔑 内在小孩的形态 特点描述 受伤的内在小孩 孤独、被抛弃、不信任、羞愧、自卑 被宠坏的内在小孩 愤怒、怨恨、冲动、固执 幸福的内在小孩 无忧无虑、好奇、轻松、愉快 受伤的内在小孩:独自一人在这…

4 9 月, 2024 35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垃圾人定律:如何在负面情绪的风暴中保持心灵的宁静🌪️🧘‍♀️ ## 定义与背景📚 垃圾人定律,这个概念由大卫·波莱在他的著作《垃圾车法则》中提出。它生动地比喻了那些充满负面情绪的人为“垃圾车”,这些人会将他们的负面情绪像垃圾一样倾倒给他人。想象一下,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他们像垃圾车一样,装满了愤怒、怨恨、嫉妒等负面情绪,然后毫不犹豫地向周围的人倾泻。这些“垃圾人”不仅自己生活在阴霾中,还试图将这种阴霾扩散到他人的生活中。 垃圾人通常表现为容易发怒、喜欢计较小事、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感到不满,一言不合就翻脸。这种行为不仅影…

28 8 月, 2024 255点热度 阅读全文

踢猫效应:负面情绪的连锁反应 🙀😿 何为"踢猫"?🐱🦶 所谓"踢猫效应",是指个体将自身的不满情绪或压力,转嫁发泄到弱于自己或地位低于自己的对象身上,从而引发一连串负面反应的现象。😾 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源自于这样一个场景:老板训斥了经理,经理回家后对妻子发火,妻子又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则跑去虐待小猫。😿 负面情绪就这样沿着权力的阶梯,从高处一级传导至底层,最终殃及无辜。😢 情绪的多米诺骨牌 🀄️😔 "踢猫效应"揭示了一个令人忧虑的社会心理现象:消极情绪会如同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般,沿着人际关系链条迅速扩散。😥 处于…

3 8 月, 2024 166点热度 阅读全文

NLP:逆境中的正面思维助力器 导读 在金融海啸的阴霾下,全球范围内的负面情绪似乎无处不在。然而,香港《明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掌握神经语言编程(NLP)能够帮助我们扭转负面情绪,强化正面思维,从而在逆境中成长。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NLP提高个人抵御逆境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正文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股市崩盘、企业破产、裁员失业,随之而来的负面消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在逆境的漩涡中,有的人忧心忡忡,有的人则选择微笑看待形势。 这取决于你是否懂得如何扭转负面情绪。 如果你想增强个人抵御逆境的能力,掌握神经…

26 3 月, 2024 221点热度 阅读全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