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脱困法是NLP简快疗法中的一种,这种方法能简明快速地让自己从心情不好的漩涡中跳脱出来,用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找到原因,提出目标,畅想未来,给自己的心情来一次快速“按摩”。 所谓五步,就是指困境、改写、因果、假设、未来,举个例子,我现在心情很不好, (1)困境:现在心情很不好 (2)改写:到目前为止,我心情不好 (3)因果:因为,所以到现在为止,我心情不好 (4)假设:假如,当我,我就能心情变好。 (5)未来:我要去,如果我,我就能心情好了。 第一步意识到自己正身处困境,我怎么了? 第二步给自己“换框”,把自己…

4 7 月, 2024 580点热度 阅读全文

牛皮纸法:流程分析的艺术 概述 牛皮纸法,顾名思义,乃以牛皮纸为媒介,旨在揭示企业流程的真实面貌。此法不仅是管理者的利器,更是企业流程优化的瑰宝。通过此法,管理者可从实际操作出发,摒弃经验不足的桎梏,绘制出精准的过程流图。 形成步骤 面谈与信息收集 首先,管理者需与流程相关人员进行深入面谈,了解流程的主要活动、信息流等。此过程如同探幽访胜,需细致入微,方能洞悉全貌。 绘制流程草图 接着,在墙上贴大幅牛皮纸,用便签纸绘制流程草图。此步骤如同画龙点睛,将抽象的流程具体化,便于观察与分析。 邀请评论与改进 然后,邀请相关…

20 6 月, 2024 271点热度 阅读全文

SIPOC模型:流程改进的利器🎨🔍 在质量管理的殿堂中,SIPOC模型犹如一柄锋利的宝剑,助力团队斩断流程中的荆棘,开创卓越之路。🗡️✨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个神奇的工具,领略其中的玄妙之处。 供应商(Suppliers):流程之源🌿 供应商,犹如万物之源,滋养着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他们提供了流程赖以生存的养分—信息、资源、原材料,缺一不可。🍃识别并善待每一位供应商,方能确保源头活水不断,流程生不息。 输入(Inputs):流程之基🧱 输入,恰似大厦的地基,决定了流程能够攀登的高度。🏗️唯有优质的输入,方能奠定流程的坚实根…

14 8 月, 2024 320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笔记 《语言的魔力》一书中,(美) 迪尔茨通过他那恰如其分的文字,深刻揭示了语言的影响力,且通过故事和实际案例展示了言语潜在的力量。译者谭洪岗对书中复杂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直白的中文诠释,让读者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这本书不只是关于言辞的艺术,而是探讨了言辞背后隐藏的信念、框架与行事策略。 言辞的微妙力量与信念的重塑 迪尔茨在他描述的故事中,深刻揭示了信念是如何通过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行为和思维模式的。罗伯特与听众间的对话正是将信念与言辞互动展示得淋漓尽致的一个案例。在这一案例中,听众逐步通过提问挑战了罗伯特…

10 2 月, 2025 258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三明治策略:批评夹杂赞美 在《沟通心理学》中,作者刘艳华巧妙地阐述了“批评的艺术”这一话题。其中,她特别提到了“三明治”策略,这一策略让我们在批评之前先给予对方赞美,再夹杂几分细致的批评,最后再以肯定话语结尾,以此减少对方的抵触情绪。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企业与组织都成功运用了这一策略。例如,许多公司在年度绩效评估中,都会先赞美员工的优点和贡献,接着才指出需要改进之处,这样不仅保护了员工的自尊心,还能让批评更容易被接受。 来自 Gartner 的一项研究指出,67%的员工更容易接受带有赞美的批评,并…

7 2 月, 2025 16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暗示批评,巧妙引导 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巧妙地指出他人的不足是一门艺术。比如,有一位领导在面对工作人员冗长复杂、抓不住重点的报告时,并未直接斥责,而是以一种暗示的方式说道:“当我派一个人出去买马时,我并不希望这个人告诉我这匹马的尾巴上有多少根毛,我只希望知道它的特点何在。”据统计,现今职场中约有 70%的员工曾遭遇过领导直接而严厉的批评😔,导致工作积极性受挫。而这种暗示的批评方式,让工作人员瞬间领悟,下次报告得以改进。由此可见,暗示的力量不容小觑,它能在不伤害对方自尊的情况下,达到引导改进目的🎯。…

30 1 月, 2025 174点热度 阅读全文

《NLP实践指南》笔记 全面了解NLP内外交流的重要性 在这个信息洪流的时代,《NLP实践指南》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与自己以及外界交流的艺术。书中强调了沟通不仅仅是外部环境的交流,更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部分。正如作者所指出的,一个无意识状态下追求积极目的但行为方式却不恰当的人需要重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这个选题来说,我们可以联想到那些业绩卓越的企业家和艺术家们,他们不仅要和市场、客户、粉丝沟通,也需要每时每刻与自己的内心沟通。 例如,根据一份2020年的职场调查,超过75%的人认为自我反省和自我认识对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27 1 月, 2025 16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批评艺术:巧妙传达的沟通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批评往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批评能够促进进步,而不当的批评则可能伤害关系。《沟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刘艳华深入探讨了批评的艺术,为我们揭示了一系列巧妙传达批评的方法。 首先,书中强调了针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员工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例如,对自信心较强的员工,可采用渐进式批评法;对于盲目自大但易感化的员工,则可使用参照式批评法。这种因人而异的批评策略充分考虑了个体差异,有助于提高批评的接受度和效果。据一项针对500名职场人士的调查显示,78%的受访者表示,当批评…

26 1 月, 2025 18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掌握谈话主导权 在社交场合中,掌握谈话的主导权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书中所述,张大千在面对众人的调侃时,没有选择直接反驳,而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巧妙地夺回了谈话的主导权。这种策略不仅避免了直接冲突,还成功地改变了谈话的方向,使得整个宴会的气氛重新回到了他的掌控之中。这种技巧在现代社交中同样适用,尤其是在面对网络上的群聊或公开讨论时,通过巧妙地引导话题,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尴尬。 例如,在一个工作群中,如果有人开始讨论与工作无关的私人话题,可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此时,群主或管理者可以通过分享…

22 1 月, 2025 262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自我参考陈述中的悖论 每当我们思索那些自称能掌控我们思想的句子时,不禁要追问:“这个‘控制’究竟来自何处?”正如经典的逻辑悖论“这句话是假的”所展示的,自我参考陈述往往会导致矛盾。原作者虽然可能已经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这种自相矛盾的结构却永存于语言之中。自我参考陈述类似于村里理发师的旧难题:理发师给所有不给自己脸的人刮脸,那么他自己刮脸吗?若他自己刮脸,则他不是不给自己刮脸的人;若他不给自己刮脸,又需要给自己刮脸。这样的循环思维不仅是文学和逻辑的难题,更在哲学和日常生活中频频现身。 现代社会…

1 1 月, 2025 174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