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语言编织牢笼:框架的束缚与挣扎 合上“(美) 迪尔茨著 ; 谭洪岗译”的《语言的魔力》,掩卷沉思,一段对话的片段在我脑海中不断回荡,如同困兽在牢笼中焦躁地踱步,试图寻找一丝突破的缝隙。班德勒和维克,这两个名字如同两股交织的风暴,裹挟着周围的人,将他们拖入语言的漩涡之中。 班德勒,一个深陷“受害者”框架的人,用语言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自己牢牢地困在其中。他坚信维克心怀叵测,对他构成威胁,并将每一次互动都解读为恶意攻击的证据。他不断地“向上归类”,将维克的每一个行为都放大,赋予其超出原本意义的负面解读。一个简单…

20 1 月, 2025 283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成人自我:内心平衡的守护者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船只,而成人自我则是那个稳健的舵手,引导我们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宁静的港湾。《0次与10000次》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认识自我的道路,让我们得以一窥内心深处那个成熟稳重的自己。 想象一下,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纷至沓来的选择时,是什么让我们能够冷静思考,做出明智决定?正是那个强大而正常的成人自我。它就像是我们内心的GPS系统,不仅能够准确定位当前处境,还能为我们规划出最佳路线。有了它…

9 1 月, 2025 144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模式与重复 在阅读《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时,我被书中郭时蕾的故事深深吸引。她不断更换工作,却始终无法摆脱沉重的工作负担,同事们似乎总是轻松自在,而她却如同背负着沉重的包袱。🌟 这种模式在她生活中反复出现,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她总是那个最忙碌、最疲惫的人。书中通过《人生五章》的小诗,巧妙地揭示了这种模式的本质:一个人固有的行为、思维、情绪反应等,构成了他生命中的“模式”。郭时蕾的故事,正是这种模式的生动体现。 内在的驱动力 郭时蕾的忙碌和疲惫,并非无源之水。书中揭示,她的这种行为模…

3 1 月, 2025 181点热度 阅读全文

当代焦虑的根源:压抑的敌意 卡伦·霍尼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以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现代人焦虑的根源——压抑的敌意。她认为,在看似平静和谐的社会表象下,潜藏着大量未被察觉和处理的敌对情绪。如同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涌动,这些被压抑的敌意如同幽灵般,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游荡,伺机而动,最终以焦虑的形式喷薄而出,侵蚀着我们的内心。 霍尼指出,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竞争、压力和不安全感,个人在追逐成功、认可和安全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滋生出嫉妒、愤怒、怨恨等负面情绪😠。然而,社会文化却往往要求我们压抑这些“消极”的情绪,戴上友…

2 1 月, 2025 15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心态管理:探索自我与学习的无限可能 在这本由乔瑟夫·欧可诺和伊安·麦克德摩合著的《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中,作者们深入探讨了心态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学习和个人成长的深远影响。他们提出,我们的基准心态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通过自我觉察和刻意练习来进行调整和优化。这种观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自我提升的大门,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作者建议我们从四个维度来审视自己的基准心态:生理状况、思想活动、常驻情绪以及灵性状态。这种全方位的自我审视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20 12 月, 2024 173点热度 阅读全文

《0与10000次》笔记 顺从与回避:生活中的无形枷锁与逃避之路 在《0次与10000次》一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应对方式:顺从和回避。这两种行为模式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截然不同,但都源自于对负面情绪的恐惧,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怀疑。通过细致入微的案例分析,作者揭示了这些行为背后复杂的心理机制,以及它们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深远影响。 艾尔克和卡特娅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现代职场母亲所面临的双重压力。艾尔克忙碌的生活看似是顺从的表现,但实际上只是社会结构性问题的缩影。相比之下,卡特娅额外承担了许多不必要的责任…

27 11 月, 2024 168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童年阴影下的自我认知与应对策略 在《0次与10000次》一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童年经历对成年后自我认知和行为模式的深远影响。许多人因童年的负面经历而形成了惩罚性的内在审判者,导致自我贬低、羞耻感和难以接受赞美等问题。据统计,约有45%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否定倾向 🧐。 书中提到了三种常见的应对策略:顺从、回避和过度补偿。顺从型人格往以他人需求为导向,牺牲自我来获得安全感。根据一项调查,有62%的"讨好型"人格背后都有童年创伤经历 😔。回避型人格倾向于逃避问题和情感,可能通过过度娱乐…

29 10 月, 2024 246点热度 阅读全文

通往内心深处的万千次旅途 在这纷繁绚丽的人生画卷中,《0次与10000次》以其独特的视角与哲理,让我们窥见人类内心最深沉的渴望与煎熬。吉塔·雅各布通过蔡清雨流畅精致的翻译,构建出一幅关于抱负、审判与自由的心灵地图。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心灵鸡汤,更是一本 引导人们探索自我、走向内心深处的心理指南。以下,我将分享从这本书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并结合现代具体的数据和案例,展开详细的探讨。 抱负与内在审判者的细腻区别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各种目标与任务所包围。然而,这些目标背后隐藏的动机却不尽相同。有些人被健康的抱负推…

18 7 月, 2024 293点热度 阅读全文

零基础成为心理咨询师之路 🌺🌸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心理健康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高压力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人际关系,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挣扎和困惑。🕊️因此,拥有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作为心灵导师,对我们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开启心理咨询师之路 🚀 如果你对心理学充满浓厚的兴趣,并希望能够帮助他人解决心理困扰,那么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即使你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只要你有决心和毅力,就能够一步走上这条充满挑战和成就感的职业道路。🏞…

9 7 月, 2024 296点热度 阅读全文

反馈原理:洞见生命的奥秘 洞悉变化,把握本源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探寻反馈原理的奥妙吧!这个看似平凡的概念,实则蕴含着生命的奥秘。反馈,正是万事万物得以维系、不断进化的根本所在。就如同宇宙间万物相互呼应、相互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存在,也都是一个精密的反馈系统。 感知变化,分析信息,做出响应,这便是反馈的基本过程。但这其中蕴藏的智慧,远非表面所见。当我们洞悉这一原理,便能洞见生命的本质,把握事物的本源。正如古语所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洞悉反馈,就是洞悉自我,进而洞悉万物。 正负相生,动静皆美 反馈,可分为正反馈…

17 6 月, 2024 220点热度 阅读全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