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裔超模金多旭因抑郁离世:心理健康警钟再次敲响 导读 韩国超模金多旭,一个在国际T台上熠熠生辉的明星,却在本月19日因抑郁症在巴黎公寓内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金多旭的离世不仅震惊了时尚界,也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将探讨抑郁症的严重性及其对现代人的影响,呼吁大家重视心理健康的维护。 正文 曾多次参加香奈儿等国际知名品牌走秀的韩国超模金多旭本月19日被发现在巴黎公寓内上吊自杀。 从她博客的内容来看,她的死因与抑郁和过度劳累有关。 专家警告人们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如果你情绪低落,无法自我调节,最好咨询…

19 3 月, 2024 26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导读 近日,上海市梅陇中学推出《正向成长课程》,作为六至八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旨在应对学生心理压力及人际沟通等问题,此举标志着上海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努力。本文将探讨该课程的实际意义及其在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正文 四天内发生的三起学生坠楼事件,再次将心理危机教育推向风口浪尖。 记者昨日获悉,梅陇中学已正式推出《正向成长课程》作为全体六、七、八年级学生的必修课。 此外,本市还将在各区县建设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该市学生自杀死亡8人,比2009年增加2人。因心理压力等原因造成的伤…

17 3 月, 2024 215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0次与10000次》是一本充满和的书籍,作者是[德]吉塔·雅各布,由蔡清雨翻译。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细腻的心理分析,为我们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深藏的心理机制。下面,让我们深入探讨书中几章的精华内容。 成功与权力的迷狂 奥逊·威尔斯在传奇电影《公民凯恩》中,塑造了银幕上最著名的自恋者之一。他以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故事为蓝本,揭示了一个将成功与权力视为生命唯一目标的人生轨迹。凯恩的父母通过一座金矿获得巨大利益,这笔财富被完全用于孩子的培养。纵然拥有无尽的财富,但凯恩是一个在亲情…

26 1 月, 2025 156点热度 阅读全文

信念如何塑造现实 翻开这本(美) 迪尔茨著 ; 谭洪岗译的《语言的魔力》,我仿佛踏入了一片奇异的语言花园,处处弥漫着思维的芬芳。书中阐述了信念如何像 invisible hand 一般,塑造着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和行为。 作者认为,信念并非孤立存在的空中楼阁,而是与我们的价值观、内在状态、预期以及过往经验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我们理解世界、处理信息的有色眼镜。 如同孩童学习骑自行车🚲,若怀抱“我能学会”的积极信念,便会将“乐趣🤩” “自我提升💪”等正面价值观与学习过程相连接,进而产生“自信😎”的内在状态,最终形成“我会越…

12 12 月, 2024 20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心灵交响曲:探索人格的多重面向与内在和谐 在《永续成长的宝藏图》这本启发性的著作中,美国作家乔瑟夫·欧可诺和伊安·麦克德摩为我们揭示了人格的多元性与统一性之间微妙的平衡。他们将人格比喻为一支乐团,由不同的"次人格"或"部分"组成,时而协调一致,时而各自为政。这种观点颇具新意,打破了传统心理学对人格统一性的固有认知。 作者指出,我们在不同场合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试想一下,你在朋友聚会上的欢声笑语,与面对警察时的谨小慎微,以及陪伴孩子时的天真烂漫,是多么迥异啊!这些并非矛盾或虚伪,而是人格…

30 11 月, 2024 20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抑郁症患者习心理学专业的独特之处 抑郁症患者的故事 曾有一位来自985高校的心理学专业学生,她选择将意义感"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无疑是她与抑郁症斗争的一部分。她的故事给予了我们启示,即使在抑郁的阴霾中,也依然可以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情感低落、兴趣减退和精力体力不足。附加症状可能包括自卑、自责、自杀观念或行为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但只要积极应对,定能渡过难关。💪 学习心理学的益处 学习心理学可以增加对心理知识的理解,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并可能掌握一些自我…

6 8 月, 2024 216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百度云 🌸✨ 前言 🕊️ 人之初,生而有恋。恋是一种本能,一种渴望被爱与被呵护的原始欲望。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正是这种本能的最初体现。然而,这种依恋若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将会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留下阴影,导致种心理问题。因此,探寻依恋的奥秘,了解其与心理健康的关联,对于心理治疗而言,实为重中之重。💐 依恋理论的根基 🌳 依恋理论的奠基人是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他认为,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行为并非出于生理需求的满足,而是一种独立的、内在的动机系统。这一理论为心理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揭示了早期经验对个体…

20 7 月, 2024 531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童年阴霾下的心灵困境 在《0次与10000次》这本书中,作者吉塔·雅各布以洞察入微的笔触,描绘了童年创伤对成年后生活的深远影响。保罗的故事如一面镜子,映照出许多人内心的苦楚。他在严苛的天主教学校环境中成长,肩负着沉重的责任与期望。家庭的阴霾笼罩着他的青春岁月,兄弟的堕落与自杀、母亲的过度控制与身体虐待,都如同阴云密布的天空,遮蔽了他本该明媚的人生道路。 尽管保罗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人生轨迹,考上大学并搬离家乡,但童年的阴影却如影随形。他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始终缺乏信心,对身体充满羞耻感…

20 7 月, 2024 1229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内在审判者的破坏性影响及其根源探析 内在审判者,尤其是惩罚性的内在审判者,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自我认知有着极其深远的负面影响。它如同一位严厉的批评者,不断在我们内心低语,让我们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丑陋不堪、愚笨无能。这种自我贬低的思维模式最终会导致一个人认为自己根本不值得被爱,进而产生对自己的羞耻感和厌恶感。有趣的是,这种破坏性的自我认知往往源于童年时期的受虐经历。🤔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虐待"并不局限于常规意义上的身体或性虐待。事实上,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经历都可能在儿童心灵上留下深…

20 7 月, 2024 273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童年和家庭塑造了人们的人格与情绪模式 《0次与10000次》一书探讨了家庭环境如何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方式。通过描述主人公本及其家庭的关系,揭示了童年经历如何铸就了他成人后的行为模式。本的母亲总是小心翼翼地迎合他的暴躁父亲,从中本学会了如何避免冲突,甚至为了家庭的和谐,宁愿牺牲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这种内在的紧张和对冲突的避让,不仅仅是家庭环境的结果,更是一种深植于内心的行为模式。 实际上,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模式。如果家庭中有一个脾气暴躁的父亲与一位沉默懦弱的…

20 7 月, 2024 257点热度 阅读全文